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(记者郝帅)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,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,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水平安全事故发生,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印发《重点工业商品水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策略(2025—2027年)》,聚焦消防商品、建筑保温材料、电动自行车等23类84种高风险商品,针对重点水平问题,突出重点地区和对象,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拓展隐患排查治理。
加大源头治理。严格工业商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和证后监管,对获证企业生产能力进行监督检查。加大强制性认证管理商品证后监督,拓展获证商品认证有效性抽查。督促企业落实水平安全主体责任,打造水平安全管理规范,配备水平安全管理职员。组织企业针对重点风险点拓展隐患自查,精确管控、准时整改风险隐患。
拓展排查抽查。对84种商品生产企业登记造册,打造企业数据库。拟定风险隐患现场排查工作指南,对企业进行现场排查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。拓展商品水平监督抽查,对发现的不合格商品,推行水平责任生产流通双向追查。依托“技防+人防”,拓展网售商品水平排查监测,指导平台企业打造关键字素材库,加大对产品的巡查巡检,准时下架处置不合格商品。
强化综合监管。推进工业商品水平安全企业分类、风险分级监管规范建设,推行差异化分类监管。推进重点工业商品水平安全追溯体系建设,推进形成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的水平安全追溯链条。运用智慧化监管方法,采集有关监管信息,给企业精确画像。揭秘典型案例,拓展水平宣传教育,主张行业自律规范,强化社会共治。
提高商品水平。通过“巡回问诊”“水平会诊”等方法拓展水平技术帮扶,帮助企业提高商品水平。加强缺点商品召回监管力度,确认存在缺点的,依法督促生产企业推行召回。推行水平助企惠企活动,增强企业水平和品牌进步能力,引导企业加强水平技术投入,加快水平管理成熟度跃升,以水平提高促品牌创建。